《社区护理学》课程考核方案
一、课程性质和简介
《社区护理学》为护理专业课,旨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医疗卫生费用高涨、疾病谱改变的背景下,培养具有专业的社区卫生工作能力的护士。是以社区不同群体、家庭和个人以及社区等不同护理对象为主线,介绍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通过对护理对象的保健指导、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疾病护理和管理,达到社区健康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社区护理的意义,国内外社区护理现状和未来;准确复述社区护理的概念、特点、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方法;解释社区护士角色功能,描述角色职责和应具备的能力;明确社区护理模式和理论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作用;明确社区护理服务对象中不同人群的特点,应用护理技术解决社区家庭护理问题和各种人群的健康问题;掌握社区护理程序、社区健康教育、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等常用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和生命体征观察、测量和记录、各专科护理技术、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等社区护理技术;见习及生产实习中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和社区进行护理服务。
本门课为考查课,总学时28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见习8学时。
二、考核对象
护理学专业高中本和中职升本层次学生
三、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
本门课程考核总计100分,考核形式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学生着装仪表、随堂提问、课堂表现等,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起到督促学习的目的,不计入成绩。终结性考核又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均计入总成绩。本门课程属于考查课,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期末理论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一)平时考核
目的:督促与考核学生对社区护理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测试。
考核形式: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及学习态度占10%、期中阶段性测试占40%、社区护理见习报告书写占20%。
课堂出勤及学习态度理论课考勤由学生会的学习部统一组织进行记录,由教师确认。实践课的考勤由任课教师进行记录。学生每缺勤一次扣1%。学习态度不端正、私下讲话、课堂睡觉、使用手机等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每次扣1%。两项累计上限扣10%。无故缺课3次以上(含3次)扣10%。
期中阶段测试按照教学大纲,根据已学内容命题,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型主要为主观论述题。占总成绩的40%。
社区护理见习报告 学生到社区实践基地相关科室进行见习,根据见习内容,书写护理见习报告,根据书写情况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0%。
(二)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期末考核采取闭卷理论考试方式。命题依据《滚球官方体育平台APP本科考试管理规定(暂行)》中命题规定和《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范围进行命题考核。着重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综合运用的能力。
题型、题量和分值: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名词解释5道题,每题4分,总计20分;简答题8道题,每题5分,总计40分;论述题2道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案例分析题1道题,共20分。
形式:开卷
时间:120分钟
四、考核时间与进度
(一)平时考核时间与进度
1、课堂出勤及学习态度:每堂课前10分钟完成。
2、期中阶段测试:考试时间为每年4月末的前后两周。
3、社区护理见习报告考核:见习课结束后2周进行。
(二)期末考核时间与进度
一般为每学期末,由学校教材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安排。
五、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
本课程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
(一)课堂出勤及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10%。
(二)期中阶段测试占总成绩的40%。
(三)社区护理见习报告占总成绩的20%。
(四)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六、主讲教师职责及要求
(一)按本课程实施细则的要求布置考核任务,并收回学生完成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
(二)按时评阅学生完成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要有批语、批注和成绩评定,并及时反馈学生。
(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讨论。
(四)如发现抄袭、代作、复制等非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现象,学生的课程平时考核成绩按0分、违纪处理。
(五)学期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务或学生管理部门。
七、成绩记载与管理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按以下方法记载:
(一)平时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要客观、公正、准确。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改动。
(二)各种平时考核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
(三)学生的课程平时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为:
X=∑(xi×λi)
X——学生课程平时考核的成绩
xi——第i项平时考核任务的成绩
λi——第i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百分比。
(四)学生必须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方可参加期末考试。
(五)课程总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均60分及以上为合格。
(六)期末考试不及格或总成绩不及格(按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均按该门课程不及格认定。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只参加期末理论考核补考,原平时考核成绩有效。留降级学生重修的课程,平时考核成绩重新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