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 - 专升本)
课程名称(中文/ / 英文):内科护理学/Medical Nursing /Medical Nurs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
学 时 数:总学时 144 学时,其中理论 96 学时、实验 48 学时
学 分 数: 8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基础护理学》、《病理生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等
后续课程:《儿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
教材:《内科护理学》第 7 版,尤黎明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年
参考书:《健康评估》第 4 版,孙玉梅、张力立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内科学》第 9 版,葛均波、陈灏珠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
《诊断学》第 9 版,万学红、卢雪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
开课单位:滚球官方体育平台APP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关于疾病认识及其预防、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
进健康的科学。通过学习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和护理技能,发挥护理特有的职能,以达到促进健康,
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的目的。本课程主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风湿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系统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辅助检查、诊断原则、治疗原则以及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等内
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
自主学习的施教原则,提高学生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能力,加深对疾病的认知和提高对病人的
护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会描述内科各个系统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要点、防治原则。
2.能描述内科常见技术的护理如:胸穿、腹穿、腰穿、骨髓穿刺等的护理,并能正确配合医生操
作。能够说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内科所需仪器在抢救中的重要意义,并能模仿练习使用方
法,还能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3.能认识心力衰竭、急性心衰、大咯血、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危象等
内科急症的临床表现,并能复述和协助医生执行主要抢救措施。能应用各个系统疾病常见诊疗技术,
理解常见诊疗技术的配合要点,熟练配合医生操作,做好术后护理。
4.能够针对对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学习,确定疾病诊断,并进行疾病的综合分析和
确定优势治疗方案和护理。
5.能够对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用药进行理解,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及
配合抢救的能力,具有突发事件应急急救的能力。
6.见习及生产实习中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内科住院病人及家属提供健
康教育,见习阶段学会书写护理病历。
三、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表 表 1 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专业培养要求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5 6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
床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以及护理学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和技能。
√ √ √ √
2.掌握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
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 √ √ √
3.掌握各个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临终关怀
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为护理对象、家庭、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及健
康教育的能力。
√ √
4.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能力。 √ √
5.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精神和护理人文素质。 √ √
四、学时分配
表 表 2 理论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课
程目标
教学方法
第一章 绪论 2
1,4
5,6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
征的护理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第六节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七节
肺结核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八节
支气管哮喘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九节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
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 4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三章
第一、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
常见症状体征护理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心力衰竭 3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三章
第五节
心力衰竭与心脏性猝死 1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三章
第四节
心律失常 4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三章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三章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概述、
常见症状体征护理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八节
炎症性肠病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十节
肝硬化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十一节
原发性肝癌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十二节
肝性脑病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十三节
急性胰腺炎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四章
第十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五章
第一节、第
二节
总论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
球肾炎)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五章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五章
第四节
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病人的护
理)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五章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五章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六章
第一节、第
二节、第
三、一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贫血概述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六章
第三节二、
四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六章
第四节一、
二、五
出血性疾病概述
ITP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六章
第五节
白血病 4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六章
第六节
淋巴瘤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七章
第一、二节
内分泌系统概论、甲亢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七章
第四节
甲亢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七章
第七节
糖尿病 4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八章
第一、二、
三节
风湿疾病病人护理概述、常见
症状体征护理、系统性红斑狼
疮病人护理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八章
第五节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护理
2
1,2
3,4
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
第十章
第一、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十章
第三节
周围神经疾病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十章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十章
第七节
运动障碍性疾病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第十章
第八、九节
发作性疾病:癫痫
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
2
1,2
3,4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
表 表 3 实验/ 见习 学时分配
序
号
项目 内容与方法 实验类型
学
时
是否书写
实验报告
课程
目标
1
第二章呼吸
系统疾病情
景模拟教学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相关护理技
术,包括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腹
式呼吸、缩唇呼吸等;熟悉体位引流;
了解胸腔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的相关护
理要点。
验证性 4 否
2,3,
4 ,
5,6
2
第六章呼吸
系统疾病
临床见习
进入呼吸内科病房,运用所学知识对常
见呼吸内科病人如肺炎、哮喘、COPD、
呼吸衰竭等疾病病人进行评估、观察主
要临床表现,分析相关护理问题,初步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对病人进行初
步的健康指导。
验证性 4 是
2,3,
5,6
3
第三章循环
系统疾病情
景模拟教学
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除颤、起搏器等
护理技术。心脏各种介入治疗的相关护
理要点。
综合性 4 否
2,3,
5,6
4
第三章循环
系统疾病
临床见习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疾病疾病
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手段
及护理措施。
验证性 4 是
2,3,
5,6
5
第四章消化
系统疾病情
景模拟教学
综合运用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理论
知识、技能、临床思维进行病例分析,
分角色对病人进行床边模拟护理。
综合性 4 否
2,3,
5,6
6
第四章消化
系统疾病
临床见习
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原
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上
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治
疗手段及护理措施,制定护理计划;腹
腔穿刺术、消化道内镜术的护理
验证性 4 是
2,3,
5,6
7
第五章泌尿
系临床见习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
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临
床表现,临床主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
透析疗法的护理
验证性 4 是
2,3,
5,6
8 第六章白血 综合运用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的理论 综合性 4 否 2,3,
病病人的护
理-情景模
拟教学
知识、技能、临床思维进行病例分析,分
角色对病人进行床边模拟护理。
5,6
9
第六章血液
病临床见习
白血病,淋巴瘤等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
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
施,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其主要见习到
的患者制定完整护理计划。血液系统常
见护理技术(PICC、骨髓穿刺)的术前术
后护理。
验证性 4 是
2,3,
5,6
10
第七章内分
泌实验教学
血糖监测、糖尿病饮食计划的制定、病
例讨论等
综合性 4 否
2,3,
5,6
11
第七章内分
泌临床见习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问诊、查房、临床表
现、治疗及护理;胰岛素泵、胰岛素笔等
的应用
综合性 4 是
2,3,
5,6
12
第十章神经
系统临床见
习
脑缺血、脑梗死等的主要临床表现,临
床主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
脑炎等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主要治疗
手段及护理措施
综合性 4 是
2,3,
5,6
注:“实验类型”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2.表中各实验项目学时的合计数应与
“实验学时”一致。
五、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主要知识点:
1.内科护理学概述:内科护理学的内容和结构、专业特色和内科护理学的学习与实践。
2.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内科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内
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及作用(护理者、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和研究者)。
3.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的有关概念(健康、亚健康、疾病与患病)、成年人各阶段的主
要健康问题(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消内科护理学概念、内容和结构,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及作用、健康的有关概念;
2.熟悉内科护理学的专业特色成、内科护理学的学习与实践、成年人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
3.了解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内科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内科护理学概念、内容和结构,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及作用。
难点:内科护理学概念、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及作用、成年人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
课程思政元素:
1.播放“学习强国”APP 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内科治疗短视频,呈现内科护理场景和伟
大,呈现中国在抗疫中取得的伟大成果,呈现广大护理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逆行”支援武汉的伟
大壮举,展现的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视觉感染护理专业学生内护护理在认识疾病及其
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重要意义。
2.在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护理学专业起始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通科护理人才,学生毕业时
应具备通科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通过国家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从而获得执业资格,经注册成为注
册护士,才能从事护理专业工作。在护理学专业起始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临床专业课是培养学生通科
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内科护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强,涉及的临床领域宽广。内科护理学
作为一门奠基性的临床专业课,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
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各门临床专业课的基
础和关键。内科护理中护士具有护理者、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及作用,
提示学生作为护理本科生必须扎实掌握内科护理学知识以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潜移默化
的提示学生努力学好内科护理学课程,切实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回顾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呼吸道、终末呼吸单位、肺的血液供应、胸膜、肺的呼吸功能、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呼吸的调节。
2.呼吸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病史、心理社会资料、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无;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3.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无。
难点:肺的呼吸功能的测定、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呼吸的调节。
课程思政元素:
1.强调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符合职业标准的仪表、行为和语言。
2.作为护理本科生必须扎实掌握护理知识以及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咳嗽与咳痰的护理、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咯血的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无;
3.了解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的护理措施。
难点:无。
课程思政元素:
1.护理工作要具有奉献、慎独、恪守、严谨的职业素养。
第四节 肺部感染性疾病
主要知识点:
1.肺炎概述、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与分类、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护理评估、诊断、护理措
施、健康指导。
2.肺炎链球菌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3.葡萄球菌肺炎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4.其他肺炎,包括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各型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2.熟悉肺炎的病因与分类、健康指导;各型肺炎的诊断要点;
3.了解各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型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各型肺炎的鉴别;重症肺炎的评估。
课程思政元素:
1.03 年非典型肺炎、20 年新冠肺炎的发生、发展,拒绝猎捕、猎食野生动物,倡导保护环境、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2.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逆行”支援武汉
的伟大壮举,所展现的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第五节 肺脓肿
主要知识点:
肺脓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
施、健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2.熟悉肺脓肿的病因与分类、诊断要点;
3.了解肺脓肿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肺脓肿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肺脓肿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课程思政元素:
1.肺脓肿咯血的表现易引起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心理护理
能力的重要性,要从心理到身体的护理病人,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症
主要知识点:
支气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护理评估、诊断、措施、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2.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护理评估、诊断要点、健康指导;
3.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手术治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
课程思政元素:
1.介绍小儿麻疹、百日咳、肺结核与支气管扩张症的关系,强调婴幼儿时期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2.介绍我国免费的疫苗接种体系,体现国家在保障民生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七节 肺结核
主要知识点:
1.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
2.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
生与发展,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等。
3.结核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并发症;肺结核的
辅助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影像学检查、PPD 试验;肺结核的诊断要点:诊断方法、诊断程
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
4.肺结核的治疗原则:化学治疗、对症治疗、手术治疗。
5.肺结核的护理评估、诊断、措施、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肺结核临床表现、分类和诊断要点、化学治疗、护理措施;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结核的基本病理改变、传播途径;肺结核的
影像学检查特点、PPD 试验;肺结核的健康指导;
3.了解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点;肺结核诊断方法、诊断程序、预后
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肺结核的分类、化学治疗、护理措施。
难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肺结核的诊断方法、诊断程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肺结
核的发生与发展等。
课程思政元素:
1.介绍结核菌的发现过程:科学探索精神。
2.介绍我国的抗结核过程,了解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强爱国意识。
3.介绍“世界结核日”和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加强对该疾病的关注,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
第八节 支气管哮喘
主要知识点:
支气管哮喘的概述、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支气管
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2.熟悉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治疗要点、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哮喘的教育与管理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支气管哮喘的概念、临床表现、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哮喘的发病与大气污染、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2.介绍“世界哮喘日”,加强对该疾病的关注,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 九节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主要知识点:
1.慢性支气管炎的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护理
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述、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稳定期病情严重
程度评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措施、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定义、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的方法及原理;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要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稳定期病情严重程度评
估、防治要点;
3.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
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介绍吸烟对机体健康的危害性,强调戒烟的重要性,作为医务人员劝人戒烟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
2.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人的重要性;自律的人生才能获得身体和事业的双丰收。
第十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主要知识点: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肺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3.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述、病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介绍壮阳药“伟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作用:说明老药新用,科学需要不断探索
和发现。
2.同时要拓宽知识视野,不断丰富工作经验。
3.工作中要对患者一视同仁,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患者。
第十五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主要知识点:
1.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措
施。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
点、治疗要点和预后。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熟悉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护理评估、健康教育;
3.了解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体会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
道主义的情怀。
2.尽管现代复苏技术、危重疾病早期抢救水平和对 ARDS 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的认识不
断提高,在呼吸支持技术方面亦有显著进展,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仍高达 36%~44%,多
数(49%)死于 MODS,单纯由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仅占所有死亡病人的 16%,以此鼓励护理专业
学生努力学习,现在学习中和未来的工作积极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成人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心脏的结构、心脏的传导系统、血管、调节循环系
统的神经—体液。
2.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及护理:按病因分类、按病理解剖分类、按病理生理分类。
3.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辅助检查。
教学基本要求:
1. 熟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了解成人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心脏的传导系统、血管、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
课程思政元素:
1.正确掌握循环系统基础知识是疾病护理的前提和基础: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发展的介绍,增强护理职业认知。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常见表现、常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晕厥。
主要知识点:
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概念、常见表现、常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心源性水肿、胸痛、心悸、心源性晕厥。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心源性晕厥的常见疾病;
2.熟悉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的特点、心源性晕厥的临床表现;
3.了解各种胸痛的特点,心悸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难点:几种常见胸痛的特点比较。
课程思政元素:
1.女性心脏检查会暴露乳房注意保护隐私,男医生检查要有家属或女医务人员陪同:保护隐私
的伦理观念。
2.护理人员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护理有温度。
第三节 心力衰竭
主要知识点:
1.心力衰竭的概述、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与诱因、发病机制 、分类、分期与分级。
2.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
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指导。
3.急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
疗原则、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救治和心力衰竭的 NYHA 分级;
2.熟悉慢性、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
3.了解心力衰竭的概念、诱因、发病机制、分期、分类、分级,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急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诊断、措施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的
救治。
难点: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和处理以及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检查。
课程思政元素:
1.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分秒必争: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勤学乐学的职业品质。
2.当前临床对于心力衰竭护理的最新进展,强调学习最新前沿知识的必要性。
第五节 心力衰竭与心脏性猝死
主要知识点:
1.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机制。
2.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处理、复苏后处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熟悉心力衰竭的复苏后处理;
3.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与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处理。
难点:心力衰竭的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心脏骤停的抢救分秒必争: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勤学乐学的职业品质。
2.丁慧救人的事迹鼓励学生临危不乱,勇于担当在精神。
第四节 心律失常
主要知识点:
1.心律失常的概念、分类,窦性心律的概念、房颤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
2.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颤的心电图特点和护理措
施。
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和相关护理措施。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速、室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的心电图特
点与护理措施。
5.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预激综合征的病因,心电图表现和治疗。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颤的心电图特点和护
理措施;
2.熟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速、室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的心电
图特点与护理措施;
3.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分类、发生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速、室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的护理
措施。
难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速、室颤、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的心电
图特点。
课程思政元素:
1.对于心律失常轻微的患者可以进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告知学生可以通过学到的这些知识
科普其周围人群,让更多人远离疾病加重困扰。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主要知识点:
1.动脉粥样硬化的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分期及分类、临床表现、辅助
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冠心病的概念、分型、发病机制。
3.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护理措
施、健康指导、预后。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危险分层
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健康指导、预后。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冠心病的概念、临床分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急性发作的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
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及定位、血清坏死标志物的意义、治疗;
3.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稳定性心绞痛的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
病理变化、分期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
危险分层、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及定位、血清坏死标志物的意义、治
疗。
难点: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课程思政元素:
1.国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视,现在支架已经非常便宜,向学生传达我国的强大。
2.讲解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中的作用,让学生爱自己的专业。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
主要知识点:
1.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危险分层、
治疗原则、常见护理诊断、健康指导。
2.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疾病。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护理诊断、健康指导;
2.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危险分层、治疗原则;
3.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难点: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治疗原则、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各类降压药物的作
用特点。
课程思政元素:
1.鼓励学生课后给自己周围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医学生感觉到学一所用,学以致用。
2.让医学生业余时间去敬老院,给老年人测血压,了解测血压的具体标准。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回顾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胃肠道、肝胆、胰腺、胃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
与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2.消化系统病人的护理评估:病史、心理社会资料、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神经内分泌调节;
2.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3.了解消化系统的解剖、护理评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神经调节。
难点:消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课程思政元素:
1.工作中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2.关爱病人的同时更应关爱自己,关爱自身的饮食健康和身心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才能
更好的护理病人。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1.恶心与呕吐的护理。
2.腹痛的护理。
3.腹泻、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烧灼感、畏食、腹胀、便秘、黄疸、呕血与黑便的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恶心与呕吐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腹痛与腹泻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3.了解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烧灼感、畏食、腹胀、便秘、黄疸、呕血与黑便的常见病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恶心与呕吐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难点:腹痛与腹泻的护理评估。
课程思政元素:
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需要全面扎实的基本知识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淀。
2.在护理评估中渗透尊重、慎独、辨证、严谨的护理职业素养。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
主要知识点:
1.消化性溃疡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与发病机制。
2.消化性溃疡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估、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治疗要
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缓解疼痛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机制、健康指导、护理评估内容;
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难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机制、诊断要点。
课程思政元素:
1. 用《小豆子的奇妙旅行》引出现在的胶囊胃镜,引导学生感知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福音,
同时能够让学生发现伟大的发明就源于身边,用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史、治疗史和诺贝尔获奖
得者故事,引导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善于发现 。
2.“脾胃为后天之本”,珍爱生命从关爱自己的“胃”开始,减少身心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第八节 炎症性肠病
主要知识点:
1.炎症性肠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2.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原则、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2.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
3.了解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溃疡性结肠炎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难点: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
课程思政元素:
1.炎症性肠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逐渐发生,迁延不愈,易复发,易引起病人烦躁、焦虑、恐
惧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心理护理能力的重要性,要从心理到身体的护理病人,
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2.炎症性肠病重在预防,引导学生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饮食,鼓励学生成为人民群众健
康的宣传者、守护者,鼓励学生多借助信息化平台宣传炎症性肠病的预防知识,造福中国人民。
第十节 肝硬化
主要知识点: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评
估、诊断、措施、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肝硬化的概念、临床表现(代偿期表现,失代偿期的肝功能减退表现、门脉高压表现、
肝脏情况)及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功能性肾衰、电解质和酸碱
平衡紊乱、肝肺综合征)、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2.熟悉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影像学检查、护理评估、诊断要点、健康指导;
3.了解肝硬化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肝移植治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肝硬化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
难点: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课程思政元素:
1.肝硬化代偿期可防可治,肝硬化的治疗与护理重在预防,引导学生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健
康科学生活,避免肝硬化病因和诱发因素,鼓励学生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宣传者、守护者,鼓励学
生多借助信息化平台宣传肝硬化的预防知识,造福人民大众。
2. 通过对肝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体会肝脏病的治疗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引入“暴走
妈妈,割肝救子”的新闻报道,引出实施手术的陈孝平院士。通过挖掘事迹中的典型事件,如从
赤脚医生到中科院院士,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上默默奉献 40余载,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激励学
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第十一节 原发性肝癌
主要知识点:
原发性肝癌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
治疗要点,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分类和诊断要点、化学治疗、护理措施;
2.熟悉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发展,基本病理改变、癌肿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
3.了解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分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难点:原发性肝癌的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综合治疗措施。
课程思政元素:
1.通过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学习,树立正确的肝病健康观,引导学生评判性思维。
2.通过学生对该疾病的学习和与临床病人见习的直接接触,提高学生的同理心与爱伤意识,提
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十二节 肝性脑病
主要知识点:
肝性脑病的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肝性脑病的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护理措施;
2.熟悉肝性脑病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健康指导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临床表现、临床分期、护理措施。
难点: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分期、治疗要点。
课程思政元素:
1.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其诱发因素多,引导学生形成肝性脑
病的预防重要性,鼓励学生成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2.介绍每年的 3 月 18 日“全国爱肝日”,利用这段时间,在全国进行一次防治肝炎肝病的大规
模宣传和健康教育,使公众树立防治肝病的健康意识,保护人民的健康,“天天爱肝,人人健康”,
增强护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十三节 急性胰腺炎
主要知识点:
1.急性胰腺炎的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
2.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健康指导和预后。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概述、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健康指导;
2.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3.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急性胰腺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难点: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诊断要点、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介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风险因素,如饮食,包括红肉、饱和脂肪、胆固醇、咖啡、纤维、维生
素 D、水果和蔬菜在内的几种饮食因素可能与胰腺炎有关,饱和脂肪、胆固醇、红肉和鸡蛋的摄入
与胆结石相关的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增加;膳食纤维可降低与胆结石相关的急性胰腺炎和与胆结石无
关的急性胰腺炎的风险;维生素 D 和牛奶可降低胆结石相关急性胰腺炎风险,而咖啡可降低胆结石
无关的急性胰腺炎风险。强调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对急性胰腺炎的一级预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成为
人民群众健康的宣传者、守护者,造福人民大众。
2.说明避免过量饮酒,规律健康的生活的重要性;自律的人才能获得人生的最大回馈。
第十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
主要知识点:
1.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2.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健康指导、预后。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预后评估;
3.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流行概况、病因与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上消化道出血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难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护理措施。
课程思政元素:
1.介绍消化道出血药及止血方法的治疗选择,说明不同药物主要作用机制及止血原理,促进学
生形成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更科学高效的方法。
2.消化道大出血时,死亡率高,引导学生明白临床护理工作的“轻重缓急”,牢固树立“以病
人为中心,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第 五 章 第一节 总论
主要知识点:
1.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肾的形态、位置及肾的构造、功能和被膜。。
3.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掌握肾脏疾病主要护理诊断和措施;
2.熟悉肾脏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3.了解常用的肾功能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肾脏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难点: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
课程思政元素:
1.讲述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吴阶平教授对肾结核治疗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科
学研究的向往之情,激发护理学生对护理科研的向往,进而引导学生认真努力学习。
第 二 节 肾小球肾炎
主要知识点:
1.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鉴别。
2.各种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肉眼、镜下、免疫荧光、电镜下的特点、临床与病理联系。
3.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临床表现和急性肾炎的护理原则和健康教育;掌握慢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掌
握慢性肾炎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临床分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威廉·约翰·考尔夫事迹导入课程——在考尔夫的开创下,现代的血液透析机在世界各地医
院、诊所甚至医护中心都获得了广泛使用,它已成为救治肾病和肾衰竭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疗工具。
血液透析机的广泛使用,拯救了世界千千万万肾病患者的生命。考尔夫不懈的创新精神,尤其是他
的医术和医德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主要知识点: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相关实验室检查、病理联系;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
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肾病综合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2.熟悉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
3.了解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通过肾脏器官特点的展示,告诉同学们肾脏“高调排毒、低调做肾,小损无语、中损不语、大
损轻语”的特点,总结肾脏的“性格”可谓“肾藏不露”,具有强大的储备能力。既引起了学生的极
大兴趣,深化了学生对肾病专业的认识;也暗示同学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第四节 尿路感染 ( 肾盂肾炎病人的护理 )
主要知识点:
1.尿路感染及肾盂肾炎的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
2.尿路感染及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
3.尿路感染及肾盂肾炎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及措施,预后等。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2.熟悉健康教育;
3.了解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的诊断、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尿路感染健康宣教,培养学生未病先防的意识,加强卫生健康教育。
第五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要知识点:
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的鉴别;急性肾衰的病因、临床定义与病理联系;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掌握急性肾衰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血透的护理、血液透析疗法适应症与相对禁忌症;
3.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急性肾衰的诊断、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田世国,山东枣庄薛城人,38 岁,律师。2004 年 2 月 26 日,田世国的母亲被查出患尿毒症。在
得知母亲最好的治疗方案是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后,田世国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做了血样检查,配
型成功后,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母亲。
第六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主要知识点:
1.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鉴别。
2.各种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肉眼、镜下、免疫荧光、电镜下的特点、临床与病理联系。
3.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肾衰主要临床表现。掌握肾衰病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慢性肾衰的常见病因和机制、治疗原则;
3.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定义、分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湖北荆州 7 岁男孩陈孝天因罹患脑瘤不幸离世。遵从他的遗愿,医生将他的左肾脏移植给了肾
衰竭的母亲,完成了“救妈妈”的誓言。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血液病的概念、血液病的共同特点,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病的护理评估。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的概念及共同特点;
2.熟悉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生成的过程、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病护理评估中辅
助检查的评估;
3.了解血液病的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血液病的共同特点、血液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内容及意义。
难点: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课程思政元素:
1.在血液病的新进展讲述我国血液病学家王振义教授对白血病治疗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情及对科学研究的向往之情,激发护理学生对护理科研的向往,进而引导学生认真努力学习。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1.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原因、表现、常见病及护理措施。
2.发热的原因、表现、常见病及护理措施。
3.骨关节疼痛的原因、表现、常见病。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
2.熟悉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和骨关节疼痛的原因及常见病及护理诊断;
3.了解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和骨关节疼痛的护理评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
难点:无。
课程思政元素:
1.出血护理措施中举临床实例,一因为出血来治疗的患者在夜间去卫生间而死亡。强调护理工
作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护理工作中的细心、责任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伤观念。
2.课间播放抗疫公益歌曲,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第三节 贫血
一、概述
主要知识点:
贫血的概念及实验室诊断标准;贫血的分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贫血定义、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分类;
2.熟悉贫血的临床表现;
3.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贫血定义、实验室诊断标准及分类。
难点:贫血的病因及机制分类。
课程思政元素:
1.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很多种疾病的一种表现,提醒学生学习要思维开阔,不要
在血液病讲贫血,就认为贫血只跟血液病有关。培训学生的批判性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二、缺铁性贫血
主要知识点:
1.缺铁性贫血的定义;铁代谢;缺血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2.熟悉正常人铁代谢;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缺铁性贫血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难点:正常人铁代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临床实例,20 岁女孩因减肥 2 年不吃米饭而住院治疗。引导学生爱生活、爱自己,凡事不能
走极端。减肥要科学,不能不吃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才能够好好学习,好好
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要知识点: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分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临床表现、感染及用药的护理要点;
2.熟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3.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继发性再障的病因及诊断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难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重型再障救治需要社会参与,一些家庭困难的患者很难接受治疗带来的压力,讲课过程中介
绍现在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为患者提供力所
能及的帮助,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课间播放抗疫公益歌曲,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一、出血性疾病概述
主要知识点:
1.出血性疾病的定义、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2.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3.出血性疾病的辅助检查与治疗原则。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出血性疾病的定义;
2.熟悉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3.了解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出血性疾病的定义。
难点: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印度一个 15 小女孩眼角淌血的照片开始出血性疾病的讲授。小女孩得的是血小板无力征,到
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该类型患者。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为尽量减少出血,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说不准哪天治疗方法就能够被科学家研究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
科研热情,让她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如果她们有科研热情,说不准将来的她们也能够解决医
学上的难题。
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
主要知识点: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定义、临床表现;
2.熟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定义、临床表现。
难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青年高发,慢性型 40 岁以下的女性高发。培养学生关爱自己,
关心身体健康。在保证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增强免疫力,远离疾病。
2.课间播放抗疫公益歌曲,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
五、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
主要知识点: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定义、临床表现;
2.熟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定义、临床表现。
难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DIC 是临床急症之一,尤其是 DIC 的病因很多,如感染、羊水栓塞等等。培养同学们对于急症
救治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如果稍有不慎,可能患者的生命就抢救不回来了。
2.羊水栓塞是 DIC 的病因,也是女性生产过程中的死亡原因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女性生产过程
的艰辛,使学生对自己的母亲产生敬重之心,培养学生的孝心。
第五节 白血病
主要知识点:
1.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淋的定义;白血病的分类;白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急性白血病、慢粒、慢淋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急性白血病、慢粒、慢淋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白血病的定义;急性白血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两个阶段治疗目的
及完全缓解的标准,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慢淋的定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常用化疗药物英文缩写及不良反应;慢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3.了解白血病的可能致病因素,临床分型;急、慢性白血病的诊断要点的辅助检查及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难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一位继母跪地磕头求救养女的故事开始白血病的课堂内容的学习。弘扬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
品质,乐于助人。培养学生奉献、助人的品质。
2.一上初中三年级即将参加高考的白血病患者因晕厥住院,发现是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后学校、教师、同学和社会捐款以帮助该患者能够顺利治疗。宣传国家关于大病的救治制度。使学
生爱国家、爱学习,有爱心。
3.两节课课间播放抗疫公益歌曲,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
的一生。
第六节 淋巴瘤
主要知识点:
1.淋巴瘤的定义、分型;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淋巴瘤的定义、临床表现;淋巴瘤患者放疗的护理措施;
2.熟悉淋巴瘤的病理分型、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
3.了解淋巴瘤的病因、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放疗的护理措施。
难点:淋巴瘤的病理分型及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瘤而去世。而他一直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病魔。培养
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认真努力学习的品质。
2.《滚蛋吧肿瘤君》漫画作者的抗癌故事。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顽强
拼搏的精神。
3.两节课课间播放抗疫公益歌曲,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
的一生。
第七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代谢与内分泌系统解剖生理与疾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等)。
2.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
3.代谢与内分泌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身体外形的改变、生殖发育及性功能异常、进食与
营养异常等)。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代谢与内分泌系统解剖组织学特点及常见症状体征的特点;
2.熟悉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
3.了解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和常见症状体征护理措施,能对患者的常见症状体征
实施护理评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评估和常见症状体征护理措施。
难点:代谢与内分泌系统解剖和生理功能。
课程思政元素:
1.通过抗疫等事迹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感受护理的重要性,为国
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第四节: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主要知识点: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常用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和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
2.熟悉如何运用护理程序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3.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义、病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甲状腺
危象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难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和整体护理。
课程思政元素:
1.甲状腺疾病目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提醒学生学习要思维开阔,从甲状腺肿考虑到多种
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延申关于癌变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
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自豪感,尽自己所能为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七节:糖尿病
主要知识点:
1.糖尿病的概念、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2.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急性慢性并发症、辅助检查。
3.糖尿病的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措施、护理评价。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要点、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掌
握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急慢性并发症及急性并发症的紧急处理、护理措施;
2.熟悉运用护理程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运用血糖监测病情变化,胰岛素的应用及注
意事项;
3.了解糖尿病的分型、辅助检查和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概念、分型、诊断要点、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难点: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急性并发症、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
课程思政元素:
1.糖尿病现在是一个高发疾病,从群体的广泛性出发,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鼓励
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培养更多有智慧、有温度、有
力量的时代新人。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风湿疾病相关病理生理知识。
2.风湿疾病的分类及护理。
3.风湿疾病的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辅助检查。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风湿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了解风湿疾病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风湿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风湿疾病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课程思政元素:
1.正确掌握风湿疾病基础知识是疾病护理的前提和基础: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风湿疾病护理发展的介绍,增强护理职业认知。
第二节 风湿性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1.风湿疾病的概念、常见表现、常见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2.风湿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风湿疾病常见症状;
2.熟悉风湿疾病临床表现;
3.了解风湿疾病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风湿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难点:风湿疾病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护理人员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护理有温度。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主要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定义;
2.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主要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3.了解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主要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
难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
课程思政元素:
1.当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最新进展,强调学习最新前沿知识的必要性。
第五节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主要知识点: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主要临床特点,治疗要点、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发生机制,实验室检查;熟悉诊断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特点;
2.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要点、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3.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发生机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熟悉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定义,主要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要点,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及健康指导。
难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课程思政元素:
1.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以进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告知学生可以通过学到的这些知识
科普其周围人群,让更多人远离疾病加重困扰。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主要知识点:
1.意识障碍的种类、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护理评估。
2.失语的种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3.感觉障碍的种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4.运动障碍的特点、种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5.头痛的种类、特点、护理评估。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及护理评估;
2.熟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类型;
3.了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的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
难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评估。
课程思政元素:
1.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既能将指令传达至周围靶组织,也能将感受器的冲动传入中枢。
如同我们国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把精神传达到各级政府,同样也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形式
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服务人民,不脱离群众。
第三节 周围神经疾病
主要知识点:
1.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2.周围神经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与病理。
3.三叉神经痛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4.面神经炎的概念、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护理。
5.其他常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三叉神经痛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治疗
及护理;
2.熟悉周围神经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熟悉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3.了解周围神经疾病的病理,特发性面神经炎的病因及病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叉神经痛和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
难点:三叉神经痛和特发性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病人有需求,有担心,我们就要“急
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2.有人文情怀,从细节处着手,富有爱伤观念,做到“真正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
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第五节 脑血管疾病
主要知识点:
1.脑血管病概述。
2.短暂脑缺血发作。
3.脑梗死护理。
4.脑出血护理。
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定义、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主要临床特点、治疗要点、主要护理诊断及
护理措施;
2.了解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病因、发生机制、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脑梗死和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护理。
难点:脑的血液供应、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
课程思政元素:
1.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老年人是需要关注的群体。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继承
尊敬老人的道德修养,厚德仁爱,关爱老人。
第七节 运动障碍疾病
主要知识点:
1.运动障碍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分类及其诊断路径,基底节的功能神经解剖。
2.帕金森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及生化病理、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诊断标准、鉴
别诊断、治疗及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帕金森病的临床主要特征,掌握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措施,能对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保健
指导;
2.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实验室主要检查、诊断要点,病因学分类、基底节的功能
神经解剖,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帕金森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
难点: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
1.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帕金森这个疾病有太多临床不解之谜,需要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
探索的精神。
2.在讲课过程中,随着帕金森的临床表现不断展现,使得学生逐步加深对该类患者的同情,使
其建立爱伤观念,最终达到“以患者为中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第八节 发作性疾病:癫痫
主要知识点:
1.癫痫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方法。
2.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分类及临床表现、癫痫发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现代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及预防、预后。
4.癫痫及常见的癫痫综合征。
5.癫痫持续状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分类、处理。
6.癫痫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抗癫痫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和常用
药物,癫痫持续状态的概念、抢救和护理;
2.熟悉癫痫的概念、诊断方法;痫性发作的概念、临床分类及临床表现特点;部分性发作和全
面性发作的概念及分类;单纯性、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3.了解癫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影响发作的因素,肌阵挛发作、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无
张力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抗癫痫治疗常用药物、癫癎持续状态的概念和抢
救。
难点:癫痫的分类。
课程思政元素:
1.癫痫是由不同病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至今仍是一
个医学难题。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作为医学生要有不断学习、突破陈规、大胆探索的精
神。很多的医学难题等待着你们去攻破。
第九节 神经- - 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
主要知识点:
1.肌肉疾病的概念、骨骼肌的解剖和生理。
2.重症肌无力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重症肌无力的定义,掌握重症肌无力的主要临床特点,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了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发生机制,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周期性麻痹主要临床特点、主
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症肌无力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护理。
难点: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课程思政元素: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受损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至今仍是一个医学难题。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因此作为医学生要有不断学习、突破陈
规、大胆探索的精神。很多的医学难题等待着你们去攻破。
六、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一(实验教学):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相关护理技术
内容提要:
1.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护理技术。
2.体位引流的护理要点。
3.胸腔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的相关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相关护理技术,包括拍背、深呼吸、有效咳嗽、腹式呼吸、缩唇呼
吸等;
2.熟悉体位引流;
3.了解胸腔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的相关护理要点。
课程思政元素:
1.在掌握护理操作技术中,体会护理工作在于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至精至微之事”。
2.介绍纤维支气管镜的发明、发展和应用,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实践二(临床见习):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见习
内容提要:
进入呼吸系统内科疾病病房,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呼吸系统内科疾病病人进行评估、观察主
要的临床表现,寻找相关护理问题,初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对病人进行初步的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 COPD、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哮喘、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常见疾病的主要临床
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了解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课程思政元素:
1.通过在病房对病人的所观、所听、所闻、所触、所感,体会病人之病痛,认识到作为白衣天使
的责任与使命感,努力掌握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奋读书和学习。
2.体会内科先进的治疗和护理技术,如呼吸机的使用,ECMO 体外膜肺的使用,认识到要紧跟时
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实践三(实验教学):循环系统疾病情景模拟教学
内容提要:
1.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除颤、起搏器等护理技。
2.心脏各种介入治疗的相关护理要点。
教学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循环系统的病例,以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相关护理技术为主,包括心脏按压、人工
呼吸、除颤、起搏器等;
2.心脏各种介入治疗的相关护理要点。
课程思政元素:
1.国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视,现在支架已经非常便宜,向学生传达我国的强大。
2.讲解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中的作用,让学生爱自己的专业。
实践四(临床见习):循环系统疾病临床见习
内容提要:
1.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疾病等疾病的主要临床
表现,主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循环系统病人进行评估、观察主要的临床表现,寻找相关护理问题;
2.初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对病人进行初步的健康指导。
课程思政元素:
1.让学生学会临床健康教育,同时给患者进行准确的健康教育,提升医学生的大爱精神。
2.鼓励学生课后给自己周围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医学生感觉到学一所用,学以致用。
实践五(实验教学):消化系统疾病情景模拟教学
内容提要:
1.腹腔穿刺术、腹腔持续引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等诊疗技术。
2.腹腔穿刺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的护理要点。
3.基于护理程序的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虚拟仿真护理和情景模拟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腹腔穿刺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的护理要点;
2.熟悉运用护理程序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的路径;
3.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思维和情景模拟护理。
课程思政元素:
1.消化系统内镜技术的发展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带来了革命性改变,消化内镜几
乎可以到达消化系统的所有脏器,不仅可观察到病变部位的外观变化、直接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
检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与研究,还可在消化内镜下行局部治疗,实现微创治疗。胶囊内镜的应用及
小肠镜的改进成为小肠疾病的诊断与研究的全新技术手段。信息化的渗透与应用,新一代人工肝支
持系统及肝干细胞移植技术将有望成为肝衰竭病人除肝移植外的又一治疗选择。通过上述诊疗技术
的发展,展现科技的进步和护理学习的时代性要求。
2.通过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思维训练的体验和情景模拟护理的小组实践,训练与提升
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六(临床见习):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临床见习
内容提要:
进入消化内科病房,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的消化系统内科疾病病人进行评估、观察主要的临床
表现,寻找相关护理问题,初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对病人进行初步的健康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等常
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了解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
课程思政元素:
1.通过在病房对病人的观察、身体评估,收集病人健康相关资料,分析病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
题,提出主要护理诊断,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和相应护理措施,训练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提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消化内科先进的治疗和护理技术,工作中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善于发现的科学
精神;内化关爱病人的同时更应关爱自己,关爱自身的饮食健康和身心健康,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才能更好的护理病人,才能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而奋斗终身。
实践七(临床见习):泌尿系统 常见疾病的护理
内容提要: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主
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并能运用护理程序为其主要见习到的患者制定完整护理计划。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泌尿内科常见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措施。
2.熟悉透析室环境,见习透析疗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3.了解并观察不同透析患者的护理。
课程思政元素: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
2.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实践八(实验教学):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 情景模拟
内容提要:
1.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要点。
2.血液病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规护理措施。
3.化疗病人的特殊护理措施。
4.血液系统疾病常见诊疗技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骨髓穿刺等)的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护理
措施;化疗病人的护理要点。
2.熟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治疗要点。
3.了解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置管及维护措施;骨髓穿刺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
课程思政元素:
1.教育学生关爱患者,通过自己的细心工作为患者提供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抵抗
病魔的信心。
2.通过白血病的病因等,培养学生尽量避免接触能够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出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身体健康才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基础。
实践九(临床见习):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治
疗要点。
2.血液病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规护理措施。
3.化疗病人的特殊护理措施。
4.血液系统疾病常见诊疗技术(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骨髓穿刺等)的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护理
措施;化疗病人的护理要点。
2.熟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治疗要点。
3.了解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置管及维护措施;骨髓穿刺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
课程思政元素:
1.教育学生关爱患者,通过自己的细心工作为患者提供帮助,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抵抗
病魔的信心。
2.通过白血病的病因等,培养学生尽量避免接触能够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出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身体健康才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基础。
实践十(实验教学):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护理
内容提要:
1.内分泌系统 PBL 临床案例学习。
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计划制定、食谱推荐、常用药物护理和糖尿病教育。
3.练习血糖仪的使用,并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指导和血糖仪使用指导。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血糖仪的使用、糖尿病的诊断要点等;
2.熟悉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计划制定、食谱推荐;
3.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课程思政元素:
1.从糖尿病的临床实例及饮食计划的制定,引导学生爱生活、爱自己,减肥要科学,身体健康
才能够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实践十一(临床见习):内分泌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内容提要:
1.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典型病例,以查房形式通过询问病史、查体、进行临床分析,
通过检查所见对疾病综合分析、讨论、进行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并发症防治和整体护理。
2.能识别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
3.见习胰岛素泵、胰岛素笔的使用。
教学基本要求:
1.直观认识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
2.能叙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等的检查方法,理解其疾病诊断和防治方法;
3.运用护理程序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学会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笔。
课程思政元素:
1.从糖尿病的临床实例,引导学生爱生活、爱自己,减肥要科学,不能不吃饭,要注意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才能够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实践十二(临床见习): 常见神经系统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见习
内容提要:
1.脑缺血、脑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主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
2.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主要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课间见习,实际接触病人,使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训练临床思维和实
际工作能力。
1.掌握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一般护理措施;掌握脑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一般护理措施;
掌握这些疾病的病情观察。
2.熟悉这些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课程思政元素:
1.哲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在科学事业还是社会
生产活动当中,很多地方都用到哲学思维。通过将哲学思维应用到工作当中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
样将哲学思维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例如哲学思想中的实践性思维强调重视实
践活动,以实践来促进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思想可以将自己在课堂当中所学到
的理论知识自觉地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
自己的医学水平。
七、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考核由日常考勤、
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包括护理病例书写、随堂提问及考核等。日常
考勤、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60%。
(二)成绩构成
课程总成绩=日常考勤(5%)+平时考核(15%)+期中考核(20%)+期末考核(60%)。
执笔人:张会君、刘涛、黄米娜、姜兆权
审核人:崔慧霞
制订时间:2021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