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教研室 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考核方案 正文

《中医护理学》考试大纲

信息来源: 时间:22-05-02 22:30点击数:

打印】【关闭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适用专业:护理学(高中本)

教学时数:总学时:18(理论:14 学时,实践:4 学时) 课程学分:1 学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

《中医护理学》,孙秋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中医护理学》,刘革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年

参考书目:

《针灸影像学》,许能贵、方继良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

《针灸学》,赵吉平,符文彬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

《中医护理学基础》,郝玉芳、王诗源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

《推拿治疗学》(第 4 版),宋柏林,于天源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经络腧穴学》(第 3 版),许能贵,赵百孝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中医养生康复学》(第 3 版),章文春,郭海英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中医诊断学》(第 4 版),陈家旭,邹小娟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中医护理技术》,胡敏、朱京慈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

《推拿手法学》(第 4 版),王之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6 月

《经络腧穴学》(第 4 版),沈雪勇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年 8 月

《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谢秸萍、程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年 5 月

《针灸学》(第 4 版),梁繁荣、王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年 8 月

《中医基础理论》(第 4 版),陈刚、徐宜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 5 月

一、考核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够掌握藏象、辩证、诊

法、经络等内容,培养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能够了解中医学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能够

运用中医理论对常见的临床疾病进行整体护理,向现代护理学思想与传统医学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培

养中西结合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考核要点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二、绪论,阴阳学

说、五行学说

1.中医护理学

(1)概念

(2)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3)近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4)学习中医护理学的必要性论点

2.中医护理学的基

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施护

3.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精气学说

(1)精气的概念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三、藏象 1.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特点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

(4)精、气、血、津液及其相互关系

四、经络 1.经络

(1)概念

(2)组成

(3)十二经脉体表分布规律(体表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

律、表里络属)

(4)奇经八脉

(5)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五、病因病机

1.六淫、疫疠、七情

(1)六淫、疫疠、七情的基本概念

(2)六淫、疫疠、七情等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正邪相争、阴阳失

调、升降失常

(1)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基本概念

(2)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致病机制

六、诊法

1.望诊、闻诊、问诊、

切诊

(1)望闻问切的基本概念

(2)望闻问切的内容

(3)望闻问切的常见异常表现

七、防治与护理原则

1.预防

(1)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基本概念

(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意义

2.治疗与护理原则 (1)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相因相宜、调整阴阳的本质

八、方药基础知识

1.中药的基本知识

(1)中药的性能

(2)中药的用法

(3)常用中药分类

2.方剂

(1)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2)方剂的剂型

九、中医一般护理与

养生

1.生活起居

(1)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原则

(2)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方法

2.情志护理

(1)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

(2)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3.饮食调护

(1)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2)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3)饮食调护的种类

(4)常用饮食调护的方法

(5)饮食禁忌

4.中药给药

(1)中药汤剂煎煮法

(2)中药给药规则

(3)中药内服与护理

(4)中药外用与护理

5.运动与养生

(1)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

(2)气功

十、中医常用传统疗

法及护理技术操作

1.腧穴

(1)腧穴的基本概念

(2)腧穴的分类

2.针灸 (1)针灸方法

3.针刺疗法

(1)针法:针具、针刺准备、进针法、针刺意外及处理

(2)耳针:耳穴、针具、操作方法

(3)灸法:灸具、灸法、注意事项、临床应用

(4)常见疾病的针刺治疗

4.推拿

(1)推拿疗法的概述

(2)推拿疗法的手法

(3)推拿疗法的介质及热敷

5.拔罐 (1)罐具、操作方法、临床应用、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6.刮痧 (1)器具、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7.刺络法 (1)针具、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三、考试形式、内容、比重

(一)日常平时考核:占总成绩 70%。由雨课堂出勤签到、雨课堂互动随堂答题、雨课堂 PPT 阅读、

学习报告、期中阶段测试、实践技能等六部分成绩组成,按百分记。

1、雨课堂课堂出勤占 5%。由任课教师进行确认并记录。学生每缺勤一次扣 10 分。累计 3 次扣 100

分。无故缺课 4 次以上视本门课不合格,需重修。

2、雨课堂互动随堂答题 15%。包括①课堂弹幕 5%:每人发弹幕次数 6 次计 60 分。每减少一次在 60

分基础上扣 10 分,每增加一次加 10 分,弹幕次数上线不限,最多加到 100 分。②课堂投稿 5%:每人

课堂投稿次数 6 次,计 60 分。每减少一次在 60 分基础上扣 10 分,每增加一次加 10 分,投稿次数上线

不限,最多加到 100 分。③课堂答题 5%:参与全部课堂推送的答题,计 100 分。按参与次数总比例和

正确率赋分。

3、雨课堂 PPT 阅读 5%。所发布幻灯片全部有效观看,计 100 分。否则按观看幻灯片比例赋分。

4、学习报告 5%。3000 字以上(电子稿提交),无抄袭赋 100 分。发现雷同抄袭者,均作零分处理。

5、期中阶段测试占 20%。按照教学大纲,根据已学内容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的查阅、认知。题型为主观题,雨课堂开卷考试。

6、实践技能占 20%。本门课一次 4 学时的临床见习,2 人互相模拟练习期间,老师会依次观看学生

的操作表现,随堂进行赋分。

(二)期末考核:雨课堂在线开卷考核,占总成绩 30%。考试题型、题量、分值;考核认知层次为

记忆性占 30%,理解性占 40%,应用性占 30%。

试卷构成 认识层次

题型 总分值 试题数量 每题分值 记忆性 理解性 应用性

选择题

(单)

100 100 1 30% 40% 30%

四、考核时间

(一)日常考勤:随堂检查或随机抽查,每堂课前 5 分钟完成。

(二)期中阶段测试:第 4 次理论课结束后发布雨课堂试卷或纸板试卷,课下答卷,雨课堂后台统

计或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收回。

(三)实践技能:见习课上,随堂进行。

(四)期末考核:第 7 次理论课结束后发布雨课堂试卷或纸板试卷,课下答卷,雨课堂后台统计或

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收回。

五、成绩评定方式

(一)课程总成绩=平时过程考核(30%)+期中阶段测试(20%)+实践技能考核(20%)+期末理论

考察(30%)。

(二)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总成绩均达到 60 分及以上为合格。

(三)总成绩不合格按该门课程不合格认定,需参加期末补考。补考后仍不合格者需重修该课程后

参加重修考试。

六、其他要求

1.主讲教师职责及要求

(1)按本课程实施细则的要求布置考核任务,并收回学生完成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

(2)按时评阅学生完成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要有成绩评定,并及时反馈学生。

(3)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讨论。

(4)如发现抄袭、代作、复制等非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现象,学生的课程平时考核成绩按 0 分、

违纪处理。

(5)学期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务或学生管理部门。

成绩记载与管理

2.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按以下方法记载:

(1)平时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要客观、公正、准确。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改动。

(2)各种平时考核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

(3)学生的课程平时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为:

X=∑(xi×λi)

X——学生课程平时考核的总成绩

xi——第 i 项,每项平时考核任务的成绩

λi——第 i 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百分比。

(4)课程总成绩、期中阶段测试、实践技能、期末理论考查成绩均 60 分及以上为合格。

(5)期末考试不及格或总成绩不及格(按百分制计算 60 分及格),均按该门课程不及格认定。课

程考查不及格的学生,只参加期末理论考查补考,原平时考核成绩有效。留降级学生重修的课程,平时

考核成绩重新记载。